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对安徽、河南、广西、四川、陕西5个省、自治区的16个市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环保专项行动督查,针对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存在的环评、“三同时”执行率低、企业违法排污以及环境监管不力等问题,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决定联合对5个开发区9家企业挂牌督办。2008年,挂牌督办仍将继续,并且环保总局与监察部会扩大督查范围。面对来自政府的压力,塑料企业如何应对。
REACH是什么
REACH是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的简称,此法规旨在对化学物质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要求工业界承担评估化学品风险和保证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责任,鼓励“绿色化学品”的创新和使用,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了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
REACH取代了欧盟现行的40项法规,成为一套统一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管理法规。目前市面上由欧盟内部生产和进口到欧盟的各类产品中,大约有3万种化学物质需要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注册,并提供相关的安全信息。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戴麟博士认为,这项化学品方面的法规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他对记者说:“该法规的实施,对处在下游产业的汽车行业影响不言而喻,目前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已经通知欧洲所有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厂商,按照相关程序在2008年6月1日至12月1日这段时间内进行预申报和预注册。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品尤其是零部件产品出口欧洲的数量不断增多,该法规的出台也势必会对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产生影响。”
REACH是否是一个新的技术壁垒
REACH法规实施后,国内不少人认为这是欧盟实施的又一个技术壁垒。北京市中关律师事务所主任李青山曾分析说,该法规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品提出了很高的技术标准,每种化学物质的解析试验也要花费高昂的费用,这对中国企业产品进入欧洲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戴麟赞同中国汽车企业面对此法规遇到的困难更大,但他认为该法规并非意在对进口到欧盟的产品设置障碍。达到法规的各项要求,对欧洲汽车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它要求汽车企业生产的每一款车型都达到较高的回收率,而这又取决于车型所用的材料。所以,欧洲的汽车公司也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准备申报资料,包括它们各级零部件供应商所用的材料。
戴麟说:“对汽车企业而言,这项法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一个整车厂与各级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组织协调问题。中国整车厂对其各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控制力度没有欧洲企业成熟,所以在这一法规下,中国汽车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从根本上说,大家都在平等地面对同一问题。”
巨额的检测费用一方面会造成中国企业成本的上升,并转嫁给下游用户;另一方面,处于下游的相关出口产品将被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测证明,从而增加企业的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
中国企业如果不在2008年6月1日~12月1日间向设在芬兰赫尔辛基主管Reach事务的机构———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uropeanChemicalsAgency)提交注册材料,完成REACH注册,从2009年1月1日开始,产品就不能出口欧盟市场。
保守估计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至10亿美元,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增加约6%。同时,REACH还将影响中欧之间90%以上的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