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美国玩具业提高进口门槛 中国制造业遭遇新考验

发布时间2008.04.21 新闻来源:3057

美国玩具业提高进口门槛 中国制造业遭遇新考验

“玩具成交额下滑的厉害,企业的接单难度也明显增加。”春天的广州,当广交会正在火热进行中的时候,浙江利友玩具有限公司质管部经理陈广生却感受不到温暖,比美国召回事件更严厉的调控悄然到来,他心里泛起阵阵寒意。

近日,美国玩具协会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共同宣布了一项新的玩具测试和安全认证系统计划草案,调整力度空前,一旦通过,将于5月1日正式发挥效力。情形之中,政府联手企业开始向美方呼吁取消不合理要求,给中国玩具企业一个生存的空间。

力度空前绝后

身穿白色连体工作服,头戴护帽,手裹手套的工人两两并排在一起赶工,几名工作人员巡回监督检查,春节以来,陈广生每天的任务就是巡厂,说起该厂在玩具业摸爬滚打的坎坷经历,他直言“太不容易”了,“标准屡屡提高,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少,可检测却越来越繁琐”。

自美国召回事件后,今年年初,欧盟颁布了玩具安全新标准草案,严禁使用可能致癌和导致基因突变的化学品,之后,美国又将玩具含量上限由之前的600ppm(浓度单位)逐步收紧至100ppm。至此,国外关于玩具的贸易技术壁垒通报已达到10项。

在中国玩具协会副会长郭卓才看来,相比上述政策,美国玩具协会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即将公布的新法案在安全层面上提出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法案要求运行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要求玩具生产商对玩具产品进行危害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过程控制评估,实施分级审核和强制认证,增加的费用开支有认可机构服务费用、审核机构的审核费用、评定等级的检测费用等,且由工厂承担。

届时,所有出口美国的订单出货前须抽样送瑞士或英国实验室测试ASTMF963证书,并要求每个环节的材料供应商都须提供相关测试证书(如漆粉,重金属,燃烧等的测试),甚至生产批次都将一一在列。“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一旦发生意外,就能知道这些材料是否用到了其他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上。”郭卓才说。

而且根据规定,对于既有内销又有外销的同一款产品,即使国内已通过中国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与国际接轨的3C审核和认证,外销仍需要做同样的强制审核和认证。“只有顺利完成了方案规定的所有流程,产品或包装才能印有代表安全性的印章或标志。”郭卓才解释。

玩具企业叫苦不迭

虽然这一新方案适用于所有进入美国市场的玩具,并非只针对中国,但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玩具产区,势必会大受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美国进口中国玩具总额约92.39亿美元,占中国全年玩具出口总额的70%。

陈广生算了笔账,公司的年销售额1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利润500万元,单单是更改之后的报检环节,就可能导致自己的经营成本上涨30%。以分级审核和强制认证环节为例,利友属二级企业,每半年检测一次或50万件产品检测一次,最多每年检测4次,每次人民币2万~6万元左右。某款产品如果分别在两个厂区生产,就要检测两次,收两次费用。

强制第三方认证措施更是达到了医疗产品的安全标准。据他了解,瑞士和英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均是全球最大的检验测试认证机构,某一单项检测收费就达到5000元,且需不定期抽样送实验做测试,四五个程序下来,至少得花费二三万元。利友公司年生产10款左右的新款产品,仅第三方认证就需花费20万元人民币。

这直接导致了本届广交会上订单的锐减,“一些美国客户已经在借此施压,接单的难度明显加大,而订单一旦走了,很难再流回来。”陈广生至今没有拿到一份订单,没有挣到一分钱。

相比陈广生来说,吴女士的日子也不好过。她的工厂专门承接大厂外包出来的喷漆环节,属于初级加工。尽管对大多数像她这样的加工商而言,订单在1月份就定下了,但她还是忧心忡忡。由于电动玩具在上色过程中很可能含铅,产品耗材成本也相应提高。“涂料的批次都会在美国玩具协会和国家标准协会备案,一旦发现问题,所有的出口渠道都将被堵住。”她甚至已经接到了进口商发来的传真,进口商希望她将来能够遵守这一规定,并会派专员来检查。

企业联手应对

虽然美方可能规定政策生效前的订单可不按规定实施,但利友公司已经有所预见,3月份的订单已经提前生产出来,4月初的出口量有所增加,预计到月底会有大幅上涨。

而更多实力不足的小加工厂,可能会在日益严苛的监管制度中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玩具商发出呼吁,取消该法案的不合理要求,并由商务部将意见汇集,通过中国驻美大使馆转交给美国玩具协会。

在这份意见中,企业认为草案仅对玩具设计商和玩具生产商规定了玩具产品安全责任,但未规定对进口商的责任,中方意见的“潜台词”是确实存在进口商“在验收环节当中的缺陷”的责任。

同时,企业认为该草案中关于玩具产品的强制性质量安全测试和认证手续烦琐,与国内检测重复,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中国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出口压力增大,严重危害中国玩具企业的利益。

“但是美国并没有明确表态,其实,新法案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推动,要求我们从制造大国向自主创新转型,及时调整产品生产及出口策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玩具。”郭卓才说,该法案中特别强调应加强对产品创新。

陈广生说也意识到加工是条断头路,“假如我们十年前就开始拓展自有的渠道和品牌,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也许,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才是玩具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力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如未注明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与管理员联系,本站会尽快做出处理。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12 北京东工联华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56847287 57479698 传真:010-56847282
京ICP备17021924号